边坡绿化草灌混播植草种技术

发布时间:2020-11-24 10:29人气:541

    近年来,在公路、高速公路、铁路建设,输气管道铺设,房地产建设,石料场开采等过程中,存在大量人工挖、填的施工现象,形成了大量的边坡。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的重视,在建设过程中对边坡的治理更多地采用了生态修复措施,以植草、挂网喷混植生等生物工程措施配合必要的深层次稳定工程防护措施(锚索、框架梁等),形成了有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并得以大面积的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植被品种的选择,也由单一的草被运用向乔、灌、草、花综合运用发展,以形成立体、多样的植被结构。边坡生态系统的抗性及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景观上更美化。

(一)草、灌、花混播植草技术概况与方法
草、灌、花混播植草技术条件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土质边坡,该类边坡一般位于开挖边坡的坡顶或由填方而成的下边坡;二是半风化边坡,该类边坡一般位于土质边坡的下层,坡面以半风化岩石为主;三是岩质边坡,该类边坡一般位于坡面下层,岩石未风化。主要岩石种类为花岗岩和砂页岩。
从坡比上看,公路或高速公路的坡面比较有规则,一般坡比为1∶0.75、1∶1和1∶1.5。而采石场、取土场形成的坡面则大多不规则且陡峭,有些甚至是倒坡(例如采石场形成的局部坡面)。房地产建设形成的坡面由于土地成本的关系,一般也较陡峭,多数修成1∶0.75的坡面。

(二)草、灌、花混播植草技术测试
1、生长情况分析
根据观察,一般种子在播后5~7天发芽,10天左右齐苗,60天可达到坡面覆盖率85%以上的要求,前期(20天左右)的景观以草被为主,灌木多数隐于草丛中。如果是在秋、冬季和初春施工,气温低于15 ℃,则以黑麦草发芽生长为主,狗牙根与灌木种子发芽后生长较慢,景观上表现为黑麦草为主。1个月后灌木多数高出草被,表现为草、灌共生的景观。不同处理灌木生长的比较,苗期生长速度从快到慢依序为木豆→山毛豆→罗顿豆→银合欢→多花木兰→紫穗槐→车桑子(见表2),据播后第31天的调查结果显示,木豆高度为50~60 cm,山毛豆25~35 cm,罗顿豆20~30 cm,银合欢15~20 cm,多花木兰8~15 cm,紫穗槐6~10 cm,车桑子3~6 cm。2个月后高度以木豆,可达150 cm;山毛豆与罗顿豆相近,在60~90 cm,长相较整齐;银合欢与多花木兰则株形高低不一,差别较大;紫穗槐与车桑子的高度分别为20~43 cm和12~22 cm,生长较慢。3个月后株高仍为木豆,可达200 cm,其次为银合欢,达170 cm,第三为罗顿豆,达150 cm,其余依次为多花木兰(80~130 cm)、山毛豆(90~110 cm)、紫穗槐和车桑子(<60 cm)。山毛豆与罗顿豆开花较早,播后3个月已开花结荚。由于山毛豆与罗顿豆花期接近,两者混播后山毛豆开白花,罗顿豆开黄花,景观上比较美观漂亮。
2、后续植被演替情况
根据多年观察,草、灌木混播在坡面绿化防护中植被的演替有如下特点:前期(20 d前)以草被生长形成的景观为主,灌木隐于草丛中,以后灌木逐渐高出草面,形成草、灌共生的景观,在60 d一般可达到坡面覆盖率85%以上的要求。半年后,随着灌木生长,冠幅加大,坡面基本为灌木覆盖,草被则逐渐退化,只存在于灌丛的边缘或空隙地带。由于试验中所使用的灌木均能开花结荚,其种子成熟后散落于坡面上,遇适宜的气候条件均能萌发生长。因此,随着坡面植被的演替,坡面生长的灌木越长越密,底层生长的草被生长则呈现退化的趋势。
据观察,不同品种灌木生长情况有差别,紫穗槐在冬季有落叶现象,但来年春季能重新长叶,因此,在景观上不能保持常绿。其它灌木品种均为常绿植物,但由于银合欢经过1 a生长即可达3 m多高,用于公路坡面绿化防护不太适宜,用于取土场、采石场等人工开挖迹地的生态修复则较为合适。
3、草灌混播对坡面防护和稳定的效果比较好
根据观察,实施草、灌混播绿化防护的坡面未见明显的降雨冲刷痕,仅在实施初期坡面未形成植被覆盖的情况下有轻微冲刷(由于播后面层有无纺布覆盖,大大减少了雨水的溅蚀作用)。而未实施植被防护措施的坡面则发生明显的坡面沟蚀现象。据一次连续降雨(中到大雨)6 d后的观测,在180 m2的坡面上共发生冲刷细沟11条,其沟宽6~15 cm,沟深3~8 cm,长度不等,长的为8.63 cm,短的也有2.16 cm。
     实施草、灌混播防护措施的坡面,在植被完全覆盖后,坡面较为稳定,能经受连续大雨的冲击而未出现冲刷或坍塌的情况。2006年广东连续受到几次台风袭击,雨量大,降雨时间长,在东莞和花都实施草、灌混播的坡面均安然无恙,但在同地原有草被覆盖的坡面却发生多起塌方。这主要是由于灌木根系较发达,特别是主根生长较深,发挥了根系的锚固作用。同样,2005年6月中旬河源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引发洪灾,在国道被水冲毁的情况下,河龙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工程(草、灌木混播)虽然仅竣工半年,但边坡均稳定,使河龙高速公路在尚未正式通车投入使用的情况下,成为当地抗洪救灾的通道,为当地指挥救灾和运送救灾物资发挥了很大作用。

推荐产品